(資料圖片)
又到了公募基金中期報告披露季。8月30日,長盛基金旗下70只開放式基金披露了2023年中期報告。據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長盛基金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達538.24億元,較年初增長19.28%。主動權益方面,長盛基金已覆蓋了先進制造、電子信息、均衡策略等多個條線,且由投研功底深厚的績優基金經理領銜。
回顧上半年,市場呈現明顯的存量博弈特征。代毅管理的長盛城鎮化采取了精選行業的輪動策略,先后聚焦于信創、數據要素、算力板塊,持續關注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游戲等數字經濟方向和業績優秀個股,超額表現突出。今年上半年收益率32.24%,超額回報也達32.24%。
談及下半年經濟走勢,代毅表示,雖然我國經濟運行仍將面臨諸多挑戰,但總體來說是穩中向好的修復年。從權益資產角度看比較友好,依然是流動性決定估值,盈利同比增速差異決定相對強弱。
在長盛電子信息產業和長盛互聯網+基金經理楊秋鵬看來,下半年國內經濟有望弱復蘇,但預計呈現結構性特征。長盛創新驅動和長盛高端裝備基金經理王遠鴻亦認為,國內宏觀政策比較穩定,堅持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不動搖,高端制造業投資增速仍較高。目前整體估值處于低位,從中長期來看反而可能是較好的投資時點。
展望后市,代毅認為,A股市場在內外部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仍延續震蕩態勢,但板塊之間分化會縮窄,除了數字經濟線,一些高端制造、周期底部、穩增長相關行業都會表現,其中更要積極關注那些從0到1的行業和公司。中長期來看,只有遵循產業發展邏輯、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行業、管理及技術等領先的優秀公司才能勝出。
長盛基金副總經理郭堃在其管理的長盛同盛成長優選等中報中也表示,一種情況可能是,需求端延續上半年狀態甚至繼續趨弱,那么下半年可能仍然延續主題市,AI有更強的產業邏輯支撐,會是今年最大的主題。另一種情況是,需求端相比上半年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有限,下半年則有可能從主題行情擴展到更多的成長行業,包括新能源、半導體、部分消費等。還有一種可能是,需求端超預期回升,則市場有望開啟全面上漲行情,前期周期快速修復,此后成長繼續接力。
標簽: